据新华社报道,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,于2023年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。全会审议通过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,同意把《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》的部分内容按照法定程序提交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。
全会指出,党的二十大对深化机构改革作出重要部署,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。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以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为统领,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导向,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,适应统筹推进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、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的要求,适应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,坚持问题导向,统筹党中央机构、全国人大机构、国务院机构、全国政协机构,统筹中央和地方,深化重点领域机构改革,推动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在机构设置上更加科学、在职能配置上更加优化、在体制机制上更加完善、在运行管理上更加高效。
■精兵简政势在必行
2008年以后,政府不再公布财政供养数据。这十几年来中国社会发展提速,教育、医疗飞速发展,再加上颇具特色的“双轨制”养老制度,导致财政供养人口数量飞速膨胀,粗略统计,2014年中国财政供养人数突破6000万人、2022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000万。
由于没有官方信息源,8000万这个数据缺少权威性,只是大概的估计,但其实这个数据已经很保守了,实际情况应该比这个还要多,理由如下:我国现有在编教师约1800多万,在编卫生人员约1400多万,在编公务员700多万,参公、党群、工会妇联人员1300多万,村委会、社区委员会工作人员500多万,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1600多万,再加上军人、警察和其他特殊群体……8000万这个数据,显然已经非常保守了。
疫情以来经济遭到重创,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房地产半死不活,消费萎靡不振,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达到创纪录的5.9万亿人民币、赤字率已经逼近3%的红线,形势很不乐观。
8000万的食税阶层,放在任何国家都是不能承受之重。更让人焦虑的是,2008年以来这个数字翻了一倍,目前依然看不到下降的势头。
而且,中国公务员队伍广泛存在的“官多兵少”的现象更是一大痼疾。美国一个市长下面只配置两三个副职,我国一个同级别的领导下面却有五六个甚至七八个副职,在许多单位,一个领导干部比五六个公务员的成本还高。“官多兵少”的结果就是,虽然我国的公务员数量只有700多万,但各种支出却高得吓人,这显然是不合理的。
■兰瑞智库对国务院组织机构改革的预计和设想
兰瑞智库(RUNWAYSYS)认为,这一次,必须痛下决心,大力度推行机构改革了!针对政府层面的机构改革,兰瑞智库(RUNWAYSYS)提出以下建议:
一、在国务院层面:
(1)民族事务委员会的部分职能划入中央统战部,其余职能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、退役军人事务部、民政部、国家医疗保障局合并重组为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部;
(2)生态环境部、自然资源部、水利部合并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部;
(3)应急管理部并入公安部;
(4)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、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、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并入商务部;
(5)海关总署、国家税务总局并入财政部;
(6)国家体育总局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并入文化和旅游部;
(7)国家统计局并入审计署;
(8)国家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定位为相关部委的内设机构;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为教育部的内设机构;国家外国专家局成为科学技术部的内设机构;国家航天局、国家原子能机构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内设机构;国家核安全局成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部的内设机构;
(9)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的职能分别划入外交部和中央统战部。
重组之后,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为20个:外交部、国防部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教育部、科学技术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国家安全部、司法部、财政部、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部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部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、交通运输部、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、中国人民银行、审计署。
二、在地方层面,政府组成部门做相应调整。省级政府组成部门减少为16个: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教育厅、科学技术厅、工业和信息化厅、公安厅、司法厅、财政厅、人力资源和社会发展厅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厅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、交通运输厅、农业农村厅、商务厅、文化和旅游厅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审计厅。市县政府组成部门可进一步减少。